?xml:namespace>
上图 朱明亮老师(左一)和我校参赛队员在赛后合影
2016年10月13日至17日,“中建三局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24所高校的125支队伍参赛。我校参赛队(队员:郑逸川、杨秀辉、胡羽辰)在至尊全讯大全官网大学生结构竞赛指导团队的老师带领下,荣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展现了我院师生的风采。我院叶继红教授作为专家评委出席了这次比赛。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大跨度结构的社会需求和工程应用逐年增加。借北京成功举办2008奥运会、申办2022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契机,我国已经或即将建成一大批高标准、高规格的体育场馆、会议展览馆、机场航站楼等大跨度结构。在此背景下,本次竞赛以“大跨度屋盖结构”为题,要求各参赛队在14个小时内完成一个由承台板、支承结构、屋盖三部分组成的大跨屋盖结构。模型需要承受一定荷载且挠度大小在规定范围内。模型加载采用静加载的形式完成,所加荷载为屋面全跨均布荷载,荷重用软质塑胶运动地板模拟。在比赛中,各参赛队要完成模型制作、现场答辩、模型加载等流程,经专家评审,最终得出成绩。
经过两天共14个小时的现场制作环节,我校代表队顺利完成了模型的制作。在10月16日上午的现场加载环节中,我校参赛队的模型成功通过所有加载环节,最终的加载成绩为模型总重110g,正常受荷挠度3.01mm,极限承载43kg。
今年我校的备战工作自八月上旬开始,在为期两个多月的集训中,参赛队员进行了大量的模型制作和加载试验工作,逐步完善结构方案,不断提高制作工艺。在这个过程中,竞赛指导团队的老师们(朱明亮、贺志启、孙泽阳、缪志伟)为参赛队提供了许多专业的建议——如何解读赛题、如何比选和优化模型结构方案、如何改进模型制作工艺等等。叶继红教授也为参赛队最终的模型方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研究生俞顺吉、谯旭东也为竞赛提供了支持。此外,我院实验中心和学生科技协会为参赛队提供了场地、器材、材料等诸方面的后勤保障。可以说,本次比赛获得的好成绩是与参赛队员、指导老师、学院机关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分不开的。
作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大学生九大科技竞赛之一,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唯有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国家专业评估的高校方可派代表队参加。竞赛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大赛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大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广泛关注,业已成为各高校公认的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最高规格的专业类国家级竞赛之一。在该赛事上我校先后获得过6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并于2011年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本届竞赛,共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39个。
(文/孙悦、结构竞赛指导团队老师,图/周宸宇、赵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