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9日,第四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我院任逸哲、沈圣、郑宏伟、卢干、杨起、吴宣泽等6位学生在陆金钰和张培伟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面向‘一带一路’的土木工程机遇与挑战”,包括优秀论文评选、趣味结构竞赛、院士讲座、实验室参观等几个环节,并同期举行了“2016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一等奖候选项目答辩。论坛吸引了来自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140余名师生参加。
本次论坛共收到27所高校提交的64篇论文,经过紧张而激烈的公开答辩及现场提问环节,我校选送的4篇论文共获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分别为:任逸哲、俞涛、顾悦言、杨心怡等同学撰写的“新型玄武岩纤维增强秸塑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获一等奖(指导教师:陈锦祥);沈圣、伍艺、李乐天等同学撰写的“基于粒子群-力密度算法的张拉整体结构找形研究”获二等奖(指导教师:陆金钰);郑宏伟、陈珂璠、李宇晗等同学撰写的“基于新型机构原理的单边紧固螺栓设计与开发研究”获二等奖(指导教师:陆金钰);杨起、张天宇、吴玫、王明池等同学撰写的“国产PVA-ECC材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获三等奖(指导教师:孟少平)。此外,沈圣、郑宏伟、杨起同学完成的作品分别荣获趣味结构竞赛一等奖3项。
在“2016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的评选中,我校选送的3项优秀成果在专家函评阶段表现优异,全部入围一等奖候选答辩。3项创新成果分别是:“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完成人:姚程渊、陈烨、吴宣泽、卢干、王琦;指导教师:舒赣平);“玄武岩纤维增强秸塑的仿生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完成人:任逸哲、俞涛、顾悦言、杨心怡;指导教师:陈锦祥);“缆索检测机器人开发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完成人:卢干、王博臣、黄林新、华海涛;指导教师:王春林)。评选结果尚未公布,将结合函评成绩和现场答辩最终确定。
“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论坛”是由教育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是全国高校土木工程本科生最高的学术论坛,每两年举行一次。参会基本条件是985、211或通过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高校,旨在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以展示大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取得的成绩,了解土木工程的新进展。此次论坛共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28项。
“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由教育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旨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几十所高校选送的本科生创新实践成果均参与评选。该奖申报时间:每年5月底;申报对象:经国家批准设有土木工程专业并通过专业评估的各高校本科生以及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211院校本科生。项目申报需提供申请书及论文、获奖证书、专利等支撑材料。
代表队合影
颁奖现场
(任逸哲、陆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