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陈锦祥教授获“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发布者:张星发布时间:2014-07-17浏览次数:869

618日、19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了2014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颁奖仪式。在颁奖仪式上,我院陈锦祥教授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MAPE增容BF- W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机理》荣获三等奖。

据悉,今年的“中国化纤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征文活动共收到有效论文276篇,经评审专家对论文的逐篇研判、打分、推荐和专家组讨论,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8篇,三等奖论文19篇。 

陈锦祥获奖 

 陈锦祥教授(左二)在颁奖大会上 

 

陈锦祥教授的获奖论文:JX. Chen*, Y. Wang, C. Gu, Y. Liu, J. Xie, Min Li, Yun Lu, Mechanism of Enhanc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salt Fiber-Wood-Plastic Composites by the MAPE Addition, Materials, 2013, 6, 2483-2496。主要内容是通过电子显微镜(SEM),强力仪和热分析仪等实验研究,探讨了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MAPE含量玄武岩纤维木塑(BF- WP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理:1)从断面形貌上添加MAPE木质纤维与HDPE几乎已经融合成一体;并首次提出了BF和木塑之间的两类界面模式。由此不仅很好地图解了有无MAPE两类界面模式的物理意义,而且从各组分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或氢键的形成、“极性相似相容”多方面探明了融合成一体和界面模式Model I的形成机理。3根据Model I断口发生在界面层的外表面的事实,充分直观地论证了MAPE的增容效果。再结合不同MAPE含量下融成一体的基体特征,Model I的界面特征,探明了出现前述MAPE含量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MAPE含量在5%-8%时其抗拉,弯曲的质量比强度达到最大。而断裂伸长率则表现为先快后慢的增加现象。

(谢娟)